如何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
教学反思中,教师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撰写教研论文不可缺少的资料。
教师应把握教学的反思过程
1、记成功的经验。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
如:新颖精彩的导言、恰当的比喻、简明的板书、巧妙的设问、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瞬间产生的灵感、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等。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用具使用等方面独到之处,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有很大的用处。
2、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课后冷静思考、仔细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总结并作好记录,成为以后所应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
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使顿悟的发现,有的问题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纵深,这就是教学相长。
另一方面,由学生的提问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
4、记学生的思维及进步情况。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各年龄段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观点、思维能力等。
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这些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5、记录再教设计。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静心沉思。看一下教法上有没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特点、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进行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反复的反思过程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收益。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及时写教学反思。培养反思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互相交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怎么提高教学能力 高考有哪些套路?北大博士:这些应试技巧要会,条条提分!教师队伍从年龄到专业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反思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帮助每位老师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我们在管理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一、对教师实施三级管理,促进不同水平教师的发展为了提高不同水平教师的反思能力,我们以工作年限为基本划分依据,对教师实施三级管理。工作5 年以下的为一级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她们顺利胜任教师岗位,成为合格教师";工作5~15年的为二级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她们熟练把 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正确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确定适应的指导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逐渐发展为稳定的成熟型教师";工作在15年以上的则为三级教 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帮助她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年限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最后由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 发展需求来选择接受哪一级的管理,并可以在工作的实践和适应中进行再次选择和调整。 对教师进行分级管理后,我们进一步提出,不同级别的老师在反思时应有不同的侧重,比如: 一级教师的反思重点是"依据幼儿的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是什么)";二级教师的反思重点是"能对活动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什么)";三级教师的反思在二级教师基础上强调了"教师通过判断活动价值、分析幼儿行为表现,制定有效 指导策略(怎么办)"。 我们把撰写反思笔记纳入教师日常工作,这样反思就成为教师每日的必做工作,也逐渐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同时由于不同水平的老师在反思时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有利于增强教师反思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提高了反思的实效,较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三级管理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具体做法如下。 做法1我们在指导一级教师做反思笔记时,首先是以培训的方式帮助老师明确反思的基本格式,然后让老师用这样的格式结合自己的工作写反思笔记。老 师最初写笔记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反思什么,所反思的内容可供今后积累、借鉴、运用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组织一级教师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是 值得积累的?反思什么是对我们今后工作和自身发展有帮助的?"为了避免讨论结果的空洞、抽象,我们会为一级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笔记,这样老师在发现别人 优势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老师再结合实践写。出现个别问题个别沟通,出现典型问题就集体讨论。通过这样的反复交流和研讨,一级教师会 逐步增强"依据幼儿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的意识和水平,并向二级教师发展,逐渐关注"影响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的原因",并尝试改善。 做法2在结合教师实践对教师反思能力进行指导时,我们首先是从教师活动计划入手。因为我们一、二级教师基本上是先交计划的,这样我们在教师实施 计划之前,对老师想做什么活动、想怎么上这个活动就能有所了解。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我们有目的进班指导的:一种是老师的活动设计得较好、想得比较全面;一种 就是计划中问题很明显,但老师自己意识不到、也很难讲通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在活动结束后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和老师一起挖掘活动的亮点,帮助老师理解这个活动好在哪里,并进一步探讨怎样做可以更好。如果是后一种 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对出现问题的分析上。由于这样的沟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所以老师能比较好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和老师一起分析出现问题 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可以引导老师尝试将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老师写反思时就会言之有物,写反思的 过程,也就成了再思考、再提高的过程。 做法3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我们则采取团队研究和适时引领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由于大家水平接近,可以形成较为浓郁的研 讨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下,相互质疑,进行思维碰撞。如果出现争执不下的情况,业务干部会介入讨论,或者请大家回到实践中验证到底怎么做更合适。有了这样一 个集体反思的过程,老师再自己进行反思时就会更深入,采取的措施对实际工作的帮助也会更大。 二、摸索反思的方法,为教师的反思提供支持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自己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以及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于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思是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分析老师在反思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问题意识不强"。所以要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首先就要成为善于发现问题的教师。 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反映出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基于问题的反思性实践可以引领教师在专 业发展上进行系统、深入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抓不准或抓不住问题是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中感到最为困 惑的地方,那么在进行反思时教师应该如何发现或选择问题呢?通过摸索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三个重点入手。
浏览238 2016-09-12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反思能力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关“教育评价”的内容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申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途径。”其核心策略是自我反思,这种反思能力能促进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纲要》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并促进了理念向行为的转化。 反思,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如教师之间的碰头会、活动小结、与家长的交流反馈等等。此反思与彼反思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将主宰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对于幼儿教师培训而言,经验是各种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而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得以加强。因此,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成为幼儿教师培训实践的核心问题。 我们来分析当今幼儿教师缺少反思能力的原因。 缺少反思的意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使我们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接受知识的传授,周而复始,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毫无新意的机械劳动。诸如“这种方式是否是好的方法?”“能否换种方法效果更好?”“这种方法是否适合全班的幼儿?”等等这些问题,未能更深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加上有些幼儿教师还较保守,相互之间的研讨交流不够真诚,导致教师们还没确立起反思的意识。 2.缺少反思的氛围。许多幼儿园也意识到教育科研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有时把教育科研搞成轰轰烈烈地形式。老师与老师之间有所顾忌,未能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未能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反思氛围。 3.缺少反思的机会。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们工作较锁碎,工作量大,一天忙着应付备课、制作教玩具、环境布置、各种比赛等等,耗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出参观学习的覆盖的面较小,老师能舒心地坐下来进行教育研讨的机会很少,反思实践的机会很少,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 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结合幼儿园工作的特点,利用工作的各环节,变为教师学习、培训基地。 1.在学习、读书笔记中增强反思意识。实施新课改,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教师应博览群书,了解教育形势发展的动态,阅读各地幼教刊物。对于经典的讲话、观点、活动等随时记下,反思自己的理念,对比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理论与实践等有机结合。长此,教师心中实践的方向也会逐一明朗。 2.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磨炼反思能力。幼儿教师每天都在进行备课和实施教育活动。结合幼儿一日的活动和幼儿表现,进行案例分析,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出难题,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 3.在外出观摩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学习中提高反思能力。不管是专题讲座、研讨会,还是园内的集体备课、观摩课,都是最好的学习和反思机会。专家、同事、报告、发言,都是她们感性经验的升华和先进理念的具体化,因此要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我们幼儿教师还要抛开“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与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坦诚相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4.在教学评价中发展反思能力。上级部门、领导、家长、同事、对我们幼儿教师的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反馈。我们要以正确地态度积极对待,并将它作为准确了解自身优势,查找自身原因的好机会,分析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的各种原因,促进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发展。 二、幼儿教师灵活掌握反思的焦点 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思,所获得的结果不同。 1.从成功之处出发。在大班的操作活动《水果串》中,老师准备各种大小不一的水果玩具,让幼儿串自己喜欢的水果串。在操作过程中,许多幼儿很有创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有的按同一种水果的大小顺序串,有的按两种水果交替串,有的按三种水果交替串等,其中渗透了科学领域中的分类、排序。《纲要(试行)》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这里得到很好地体现。 2.寻找不足之处。在一次观摩课中,老师组织一节艺术课,用橡皮泥制作刺猬背果子。幼儿们在兴趣很浓地团、拍、捏,桌子的另一边有几个小朋友有些噪动,老师走过去一看,他们兴奋地喊:“老师,老师,看我的小兔子!”原来,王子建小朋友把本应该插在刺猬身上的许多刺仅仅插了两根,而且刚好插在眼睛上面,看上去也蛮象小兔子。唉,这个调皮蛋。今天是让他做刺猬,怎么做起兔子来了?而且今天园领导来观摩。虽然老师内心着急,但故作镇定地先表扬了他的创造力,然后作淡化式地离开了。这个片断,老师虽然肯定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态度还不够明确,而且没有进一步挖掘孩子的创造力。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应化儿童、加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和创造。 3.抓住教学机智。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老师让每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妈妈的相片来园。许多幼儿都带来妈妈各种各样的生活照,其中王亚琪小朋友在一旁低着头,“老师,我没有妈妈的照片。”随后,有的小朋友说:“他妈妈一张相片都没有?嘻嘻……”王亚琪小朋友顿时满脸通红。老师马上意识到王亚琪小朋友父母到外地去打工,平时都是跟爷爷奶奶生活。老师马上说:“王亚琪妈妈在外地工作,她的许多相片放在外地,,亚琪,你说是不是?”“对呀,在我妈妈那里有许多漂亮的相片。”王亚琪马上高兴地说。那没有相片,等一下活动要用,怎么办?最后,小朋友们帮他想出了一个即省钱,又快的办法?——为妈王亚琪妈画一幅画。最后主题墙上出现了一幅特殊的“相片”。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各不相同,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幼儿。作为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让孩子尽可能地摆脱孩子不应承受的烦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童年应多一些欢笑,多一些快乐! 4.发现幼儿的创新。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能及时地捕捉幼儿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观点、思维、角度、正确地引导幼儿,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呵护和发展。 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使用反思方法 1.反思日记。这种方法很随意,幼儿教师只要多留意幼儿的一日生活,都能够找到反思的素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对比进行讨论分析,坦率地交换意见和建议,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发现许多教师自己平常不易发现的问题。 3.现场讨论。工作在幼教战线的教师聚在一起,大家提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所得的结论为全体教师共享。 4.行动研究。在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我们老师的个体反思,实际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为弄明白遇到的问题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
一、帮助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创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的基本素质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知 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 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积 极创设氛围,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一)培训方式上 1、走出去,请进来。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请周边学校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到学校 进行讲课。 2、定时学习,以骨干带全体。做好校本培训 3、进行考核,严格把关。利用暑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考核,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学 中常用的30个软件操作方法。 4、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互相介绍经验、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辅 助教学的创新能力。 (二)培训内容上 主要侧重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实施“硬考核”。 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阶段: 基本技术阶段、开发技术阶段、整合技术阶段、技术熟练阶段。 1、基本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 Windows的操作技能和Office的使用方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使用”的问题; 2、开发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工具软件,像Flash、Photoshop等,主要解决信息 技术“能做什么”的问题; 3、整合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例研究相结合起来的培训,主要解决 信息技术“为什么用”的问题。 4、技术熟练阶段。主要的培训内容是 Office中的Powerpoint、Frongpage和Flash的基本使用方法,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样用好”的问题。 三、加强整合教学问题反思,为研究型教师发展开拓思考之路。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经。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特别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的分析与反思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对青年教师而言,良好的基本功对于提高授课质量作用重大,青年教师平时授课中应重视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教师的首要职能是讲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要任务是掌握良好的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往往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但教学基本功相对欠缺,同时也容易忽视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在授课中容易经常出现自己明白而讲不清楚的现象,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授课效率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青年教师应注重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 一、教学基本功的基本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讲、写、演、画”和课后的教学评价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应用,传统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的听”的授课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以多媒体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改变必然也会引起教学基本功的改变,青年教师在掌握传统基本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学基本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要求。 (1)授课节奏快。随着多媒体进入可堂,授课时多采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取代了在黑板上的书写。这种靠鼠标的点击速度明显快于在书写,造成了授课的节奏加快,使学生思考的时间变短,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注意把握授课节奏,注意授课内容的衔接、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便于学生的理解。 (2)授课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增加了信息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更多的资料、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防止枯燥乏味的、平铺直叙式的讲述,应注意方法,区分重点、难点。在课程的设计上设置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节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授课内容。 (3)课前准备的时间长。课前除了要认真准备教案,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好幻灯片的设计,设计不仅内容上进行合理安排,注意相互之间的衔接、幻灯片效果,奔着打动别人先打动自己的目的对讲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幻灯片中包含信息量越大,查阅资料需要的时间也越多,合理安排信心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思考。 授课时出现的新特点,对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年青教师把握好细节,平时练好基本功,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提高教学基本功的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教学基本功的提高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心态、提高认识。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心灵工程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授好课、育好人。讲课是教师的首要本职工作,怎么样讲好课,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讲课让学生欢迎,是我们年青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只有把心态摆正了,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了,才会思考自身在教学基本功上存在的不足,才会考虑提高和改进的方法,才能达到授课质量提高,最后达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首先要端正心态,把教学基本功练好,当好学生专业上的引路人。可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提高计划、营造一定的紧张气氛,要求自己通过一门课达到提高哪些具体目的。(2)多请教、常观摩。老教授、教学名师授课经验丰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体会深,年青教师应多向他们请教、多听他们的课,博采众长、积累授课技巧,这样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下载一些精品课程,向名师学习,见多才能识广,通过日积月累,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针对自己的欠缺有针对性的观摩,看经验丰富的教师是怎样控制自己语速、怎样进行幻灯片的设计、怎样营造课堂气氛、怎样进行课堂互动。 (3)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只有熟悉教材,课堂上才能很好的驾驭授课内容,高效率的授课来自课下精心的准备。备课时可以多选基本教材,注意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清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更新率。好的课堂设计往往更容易提高学员的兴趣,提高授课质量。可以从开头、中间内容和结尾进行把握设计。课堂的开头要有新引力,可以采用故事开头法、问题开头法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中间内容要饱满,要信息量大,要有兴趣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结尾要有悬念,可以使用悬念结尾法、事实结尾法等形式。各个环节逻辑鲜明、联系紧密。同时注意对幻灯片的精心设计,包括幻灯片的内容、形式、重难点的区分,图片和视频的插入,尽可能使每一页幻灯片都有吸引点,力避满页文字,让学生看起来枯燥无味,尽可能使幻灯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4)勤反思、善总结。反思、总结同样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应注意的的重要环节。每堂课授课完毕或一门课结束后,都应善于总结。总结包括本堂课的授课节奏、课堂气氛、知识点理解、学生的反应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批改学生的作业、和最后的考试发现授课存在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总结本堂课的授课行为,每一个授课环节,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哪些地方讲解不够生动等问题,在下次课中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教师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注意提高专业与文化素养,就能够才能使他们在讲台上运用自如,青年教员的教学功力逐步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基本保证。